華中科技大學機器人大賽由校團委主辦、機械學院承辦,面向全校本科生,每年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二十屆。作為學校雙創(chuàng)賽事品牌之一,校機器人大賽在學生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第二十屆校機器人大賽面向全校大一學生設置主賽道,賽題為“生死時速”救援工程機器人,共有來自機械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等24個院系81支隊伍的449名同學參加,決賽于2024年4月圓滿完成。 2024年4月2日,機器人大賽入選首屆耕塾創(chuàng)新教育基金獎之創(chuàng)新活動獎(從32個創(chuàng)新活動類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最終僅有三支獲獎團隊)。談到耕塾基金,他們認為,這對于創(chuàng)新初期缺少支持的活動團隊而言,是非常難得且重要的資金來源。耕塾基金設立活動獎,表示基金會不止關注到了已經在創(chuàng)新路上的團隊,還關注到了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為創(chuàng)新活動的組織方,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在技術培養(yǎng)的過程中,資金資源會直接關系到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程度。對于校機器人大賽而言,更多的資金意味著可以開啟更多的賽道,學習更多的技術,提供更充裕的物料支持。對于學習階段的新生而言,資源的豐富程度會直接關系初次學習的上限,也會提高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探索科技奧秘的內生動力。
一、從0到1的跨越
“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很多機器人相關的比賽都是帶有一定門檻的,而校機器人大賽的意義就在于補足了這個從0到1的過程?!?/span>初入大學的大一新生,由于機械學科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操作水平有限,全校范圍內能夠參加的機器人相關的比賽并不多。校機器人大賽和其他學生科創(chuàng)活動有所不同,其主賽道僅面向全校大一學生,門檻低、高上限,校機器人大賽無疑成為了熱愛科創(chuàng)的大一新生們的技術成長加速器。參賽選手們在這里寫下第一行代碼、打印第一個3D模型、雕刻第一塊亞克力板、打下第一顆螺絲,實現(xiàn)了從0到1的突破,科技、創(chuàng)造不再止步于想象。
二、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地震發(fā)生后廢墟結構極不穩(wěn)定,容易對在廢墟中的救援隊員帶來危險,而涉核涉化、縫隙狹小的震后救援更是充滿危險性,因此需要借助特定設備完成搜救,基于此,第二十屆校機器人大賽的賽題設置為“生死時速”救援工程機器人,參賽選手需要在有限時間內,操作工程機器人迅速搬運橋梁從而使救援機器人跨過洼地救助傷員。想要把課本上的公式理論變成能夠在競技場上PK的機器人,每一位參賽選手都面臨著未知和挑戰(zhàn),大賽指導老師、機械學院2023級本科生輔導員吳毅說道:“理論和實際總是有差距的,不管理論層面設計得再怎么好,實際層面也會有一定誤差,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也一定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但這也正是我們比賽的魅力所在: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span>初賽的前一周,賴嘉和的團隊就已經將工程機器人制作完成,但是救援機器人的設計卻出現(xiàn)了非常大的問題,他們不得不臨時推翻之前所有的構想,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重新進行設計。近乎從0開始的進度加上每天仍需按時上課,時間緊、任務重,團隊成員通宵趕工,在初賽前一天的凌晨完成了救援機器人的制作,回想起當初的無助感,賴嘉和直言“沒有想過要放棄,最大的動力還是對機器人感興趣?!?/span>然而他們的機器人在初賽和其他選手對抗時,還是出現(xiàn)了救援機器人升降和夾取效率低的問題,這在決賽中是肯定走不遠的,于是團隊成員決定在決賽前的寒假修改代碼、調整結構,重新制作兩臺機器人,這個過程同樣不順利,但是“小組成員都想要通過比賽來鍛煉自己的技能,比如結構設計、電控代碼編寫、接線等”,“每個人的技能點都在這里得到了提升,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三、超越陳規(guī)、因時制宜、因事求變
“初賽的時候,大家的機器人還是挺五花八門的,也非常有巧思”,半命題作文給了大家極大的發(fā)揮空間,同時也避免了參加比賽的機器人十分雷同的情況。“整個參賽過程中有一支隊伍與其他隊伍的車不同,其他都是一臺大車一臺小車,他們的車比較有設計性,兩臺車是一體的,中間有一個明確的機械聯(lián)系”,雖然這支隊伍最后沒有沖進決賽,但他們的創(chuàng)新做法卻給現(xiàn)場參觀的老師、同學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超越陳規(guī)、因時制宜、因事求變?!霸诔跗隍炇盏臅r候,有一支隊伍沒有使用現(xiàn)成的控制板,而是通過主辦方提供的基礎方案重新設計了一塊驅動板,所以他們的機器人跑起來動力強勁而且體型很小,和別的組有明顯的差別?!?/span>“我發(fā)現(xiàn)大學的比賽不再是依靠個人實力就能完成,更多考驗團隊協(xié)作能力。”矛盾、摩擦會隨著比賽進程的深入而逐漸顯露,作為隊長的曾鈺儀坦言:“如何去組織、如何去分配、如何去領導,在這個比賽中我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在之后的學習或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隊友合作,要學會在團隊中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效益。一開始的小矛盾、小摩擦在主動交流之后大家都能夠相互理解,也都得到了成長和進步?!?/span>
四、又專業(yè)又有溫度
“作為大一新生,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場比賽的主辦方竟然是學生團隊,我覺得很驚訝,學生團隊居然還可以舉辦比賽?”最初的疑惑在李沛霖參加比賽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承辦校機器人大賽的機械創(chuàng)新基地管理服務中心,由原來的機械創(chuàng)新基地和機械學院學生會學創(chuàng)部整合而來,目前團隊中有24名成員。校機器人大賽從每年9月份新生入學時開始進行賽事籌備,從前期的賽題設定、路演宣傳、海報制作,再到中期的技術指導、決賽篩選,最后進行決賽比拼,整個過程有將近8個月的時間。事務繁雜且周期長,能夠將這樣一場校級比賽代代傳承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比賽中,我們希望同學們能成為比賽的主人”,指導老師吳毅對比賽的時間進度和選手招募會進行整體把控,“我們老師提供的更多是后勤上的支持,比如像資金,或是請我們機械設計的老師、科創(chuàng)團隊的同學來給同學們提供技術上的指導?!?/span>
機械創(chuàng)新基地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機械學院2021級本科生皮建勛在大二的時候也只是團隊中的一員,“部長給我分配了什么工作我就去干什么工作,一直到大三成為主任之后,我感覺壓力倍增,我本來只是一個螺絲釘,后來讓我造一個航母,我怎么造?其實就是齊心協(xié)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把工作完成。”
“剛開始物資準備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問物資到底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領取,等待物資發(fā)放的過程中大家可能會有一點心急。”面對這樣的情況,主辦方團隊只能一遍遍地向同學們解釋。而除了物資準備和物資報銷,人手、資金不夠也是主辦方成員面臨的難題?!半m然我們團隊人確實挺多的,但是到實施活動的時候,比如決賽,兩個場地需要將近10個裁判,人手就不夠用了”,對于這個問題,皮建勛表示會在明年部門納新的時候擴招。談到賽規(guī)更改,周奕揚解釋道:“我們在初賽的時候條件有限,所以使用的材料都是網(wǎng)上買的現(xiàn)成的,有的時候就沒法剛好卡在我們設計的場地尺寸上,就出現(xiàn)了偏差?!逼そ▌渍f:“賽規(guī)、場地改了一版又一版其實是因為一開始資金有限,設計的場地不夠標準,買不到所需要的材料,但是定制又價格昂貴,因此不得不做一些臨時的修改,這次我們獲評‘耕塾基金獎’會給今后舉辦比賽帶來很大幫助?!?/span>“很多大一參賽的同學作品可能不是很完善,有很多bug,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個比賽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知道原來我們也可以做出來一個會動的車,那么當他們在以后面對難度更大、更復雜的設計時,就會擁有更多的信心?!?/span>從幕后到臺前,主辦方團隊為大一新生搭建了一場機器人競技盛會,同時也在他們長時間的摸索過程中做他們最堅實的后盾。曾經也作為參賽選手的楊洋回想起當初自己的比賽經歷,對她來說,校機器人大賽既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也有很強的情感意義,“我希望我們在組織這樣一場比賽的時候,可以給同學們留下一個不遺憾的比賽經歷,我們想做一個又專業(yè)又有溫度的比賽?!?/span>
五、科技、創(chuàng)造不再止步于想象
從“一開始就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tài)”到成功進入決賽,李沛霖回想起過去一年的比賽經歷,一遍遍慨嘆“華科是這樣一所開放且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的大學”,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電工基地借設備時那里的老師說,“我寧愿看到這些設備被你們用壞掉,也不愿意看到它們孤零零地呆著沒有人來用”。一年以后,回望這句話,李沛霖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這一年里我參加了很多比賽,很多都受益于這種開放性質的設備,包括很多激光雕刻機、3D打印機都是免費開放給學生們使用的,這對于我們的比賽以及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對抗、競技,每一屆校機器人大賽都扣人心弦,校機器人大賽不斷嘗試改革賽制、調整賽規(guī),以應對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科創(chuàng)活動的新挑戰(zhàn)與新要求?!白詮姴幌?、團結協(xié)作、敏捷響應、盡職盡責”,同學們在機械學院“STAR”精神的指引下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感悟“明德 厚學 求是 創(chuàng)新”的校訓,在科創(chuàng)中感受“創(chuàng)新、求是、團隊、報國”的機械創(chuàng)新制造精神。校機器人大賽,給大一新生提供了一個實現(xiàn)從0到1突破的科創(chuàng)平臺,在這里,科技、創(chuàng)造不再止步于想象,在未來,校機器人大賽的接力棒也將在耕塾基金等校內外關愛組織的助力下薪火相傳,繼續(xù)為國家、為社會、為學校的科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采寫:馬懌瑋,編審:高峰)